高盛称:三大因素将在短期内影响英伟达股价
高盛:长期看好英伟达股价,但短期需要“硬数据”
据高盛近期发布研报指出,基于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(CapEx)的积极评论以及所观察到的非传统客户需求前景,高盛仍对英伟达在2026年实现超额增长的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。
高盛认为,英伟达股价在2025年底至2026年的表现将取决于三大催化剂:10月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资本支出的定量评论、Rubin产品时间表更新以及中国业务的进一步明确。这些因素可能推动股价再创新高,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,影响市值数万亿的AI市场前景。
数据中心运营商资本支出
对英伟达投资者而言,2025年10月将是关键时刻,届时亚马逊 (AMZN)(AWS)、谷歌-C (GOOG) (Alphabet)、微软 (MSFT)(Azure)和Meta Platforms (META) 等主要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将发布财报,提供资本支出(capex)的具体数据和评论。这些“四大”超大规模运营商是AI基础设施支出的主要推动力,其资本支出直接反映英伟达GPU的需求。
近期数据显示,2025年超大规模运营商的资本支出预计同比增长51%,主要用于AI建设。例如,Meta约720亿美元,Alphabet约850亿美元,这些资金多用于支持英伟达驱动的数据中心。若这些财报中的资本支出预测上调,将表明AI投资持续或加速,提振市场对英伟达未来收入的预期,推动股价上涨。
Rubin产品时间表更新
Rubin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,采用3nm工艺和HBM4内存,旨在提升数据中心和AI应用的性能。若公司提供积极的时间表更新,例如确认无延误或加速开发,将增强投资者对其长期技术领先地位的信心。近期有传言称Rubin可能延期,但英伟达已明确重申其时间表,强调从Hopper到Blackwell再到Rubin的平稳过渡。
这一催化剂之所以重要,突显了英伟达在美国超微公司 (AMD) 等竞争对手面前保持领先的能力。但若时间表出现延误,可能削弱市场热情,尽管英伟达的执行记录令人乐观。
中国业务
中国市场是全球重要的科技产品消费与应用市场,英伟达在中国业务的合规性、市场需求、政策影响等信息若能进一步明确,将减少市场对其业务稳定性的担忧,反之则可能引发不确定性,因此这一因素对短期股价至关重要。
据路透社9月4日报导,尽管存在压力,但由于国内AI芯片等竞争对手的产品供应受到限制,中国科技巨头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仍然强劲。英伟达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人工智能芯片,如果获得美国政府批准,价格可能是H20芯片的两倍,该芯片暂定名为B30A,基于其Blackwell架构。消息人士还称,英伟达希望最早在9月将B30A的样品交付给中国客户进行测试。
期权数据以及策略:震荡创造增收
当前英伟达的期权引伸波幅在绩后有所下降,从近50%下降至周二收盘的38.40%,目前IV百分位数为6%,显示当前期权价格较历史上94%的时间较为便宜,也同样显示当前英伟达期权需求有所降温,溢价不足。
从认沽与认购期权比率来看,总体持仓量在绩后略微抬升,比率在下降,意味着看涨期权持仓量在上升。
从成交量比率来看,绩后英伟达期权成交量降温,但比率在下降,意味着认购期权成交量上升或者认沽期权的成交量下降。结合期权持仓比率来看,主要是认沽期权在绩后平仓导致。




美股大数据 StockWe.com 是一个美国领先的金融和美股信息大数据提供商,紧盯华尔街金融市场和行情,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,创始人是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,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,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,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交易模型,每天处理千万级股票数据:挖掘潜力大牛股,捕捉期权异动大单,实时主力资金流向、机构持仓变化、川普突发新闻,精准买卖信号第一时间发到您手机APP。